Wednesday 17 February 2021

在职中医师告诉你当中医师的难

还在选课的朋友们,首先问问自己,为什么考虑中医这份职业?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?为了“医师”这职业名称?我们回到现实,职业会是决定我们日后生活品质的主要原因。俗话说:“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。” 当然,现在女性独立的社会,我们也怕入错行。

中医这一行真的需求不高。不管在哪个国家都一样。中国这么大的国家,医院这么多,也不够应付每年毕业的中医学生。中国学生转攻外国市场,但是外国也有不少中医系毕业的学生。这碗粥真的不够这么多人分。若是分到了,你得到的也许也不多。这些都是实话。

可能你会看到打扮光鲜亮丽,开豪车,住大房子的中医师。但我们能够细数这些中医师。一般他们不是靠看病赚钱,主要可能是卖产品或名贵草药。许多人认为中药不能治病,只能调理身体。我也被调侃过,说:“你们中医不是很神吗,什么病都能看,什么病都能治好。”这也是我不理解的,我们中医如果用药用的好,还真的什么病都能看,只是我们的水平是否已经到位。也许有些人喜欢夸大治疗效果或“打包票”,“这药你吃了肯定会好!”。所以我们中医师说话必须保守一些。


目前疫情期间,中医行业是过的非常艰难。大家都绞尽脑汁从危机中找到一条生路。这时候网上就开始看到一些防疫凉茶、防疫中药等等的广告。在我自己的亲朋戚友的圈子中也在互相传所谓的“秘方”,吃了之后不会染上新冠肺炎。我看了看方子,其实就是些治疗感冒的方剂。如果真染上新冠肺炎,那这方子肯定有些疗效。但健康的人能喝吗?问问自己,你会吃panadol来预防发烧头痛吗?这种误导性的信息都是带着中医的名号在宣传。也是我们被各个行业鄙视的缘由。 像我们自己开诊所的,也是有苦自己知。我们在第一年的时候,盈利基本都拿来交租金,主要的生活费来源是我们出诊上门针灸。要维持一间诊所不容易,加上我们的并没有中医家族的背景,都是靠自己慢慢做。开诊所第二年又遇上了covid 19,我们只能苦笑啊!但是我们还是咬牙坚持,希望有一天会变好。再来,我们是使用科学中药(颗粒、药粉),成本真的太高了。这也是我们的致命伤。病人往往就会拿我们和西医比较,我们治疗咳嗽,一星期的药可能要RM80-100,西医可能只需要RM20-50。因此,会找上中医治疗的往往只有西医治不好的慢性病。渐渐,大众会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。其实,我们治疗感冒咳嗽的疗效也是不错的,但是谁会愿意话这么多钱在这方面。西药有政府管控价格,但是中药却没有,这也是我们希望会有所改善的地方。 大马政府目前并没有意发展中医,因此有很多进修的课程我们并不能参与。我们的角色依然是辅助治疗,在政府医院没有西医的referral我们是不能替病人治疗的。如果想要进修,只能参与私立的课程,均价在RM5K-15K不等,别想着一次的课程能让你学完,大部分都有分初、中、高级课程。学费交了不少,东西有没有学到就不知道。市面上也有很多浑水摸鱼的课程,有些中医师自己去上了课,回头自己就开班授课。我真的服了!!大家选课的时候要小心。有些中医师有很多tittle,比如某某院长,某某理事。深入查看,所谓的学院根本是自己自创的,没有学员或学校。 最后想说的是,每个行业都有利与弊。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就好。我写这些呢,也是想要让大家在做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职业。先想清楚,再做决定。当然,身为中医师带来的成就感及满足感也是其他行业给不了的。 祝大家2021年新年快乐,身体健康,心想事成。

我是现代中医师,我们要进步,不是退步!

我愿称生在90年之后的中医师为现代中医。生为90后,我们非常幸运的有了科技的帮助,可以轻易地得到最新的医药资讯。各种频台能让全球的医疗行业的“大神”在网上分享心得、经验、研究成果。 我们应该与时俱进,不要局限我们的知识于古书、古文。要有前任种树,后人乘凉的精神。在前辈提供的知识点...